在民間,墓地的選擇非常有講究,雖然無法做到與明清皇陵一樣講究極其標準的風水模型,而且也不允許有偌大的氣派來完成這種只能由皇家才能做到的大手筆,但人們在埋葬死去的親人時,對于風水的一般原則,還是堅定地支持并在實踐中實行的。在全國的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在江南的吳越地區,下述幾點就是人們選擇所謂風水寶地時經常需要遵守的:
1.選擇有水回繞的地方建墓
這在平原地區比較突出,原因是在風水理論中,強調得水為上。加上平原地區無山可依,人們只能通過對水的選擇來完成風水理論中的最基本要素。
2.選擇有水又有山的地方建墓
這在丘陵地區和山區表現得比較突出。這種模式既注重了水,同時又照顧了山。但山與水一般的情況下并不會完全按照風水理論來生長,于是人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有山有水也就將就了。至于朝向和流向以及環繞與否,則可以不予嚴格地計較。但如果有山環水繞的佳構,則常常被作為風水意義的墓葬的首選之地。
3.選擇朝向南或東的方向建墓
按照風水的一般理論,選擇方向是與整個環境結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般以坐北朝南為標準。事實上,對于居住在北半球的人來說,這種朝向是最適宜于人類居住的方位。而在民間的墓葬風水行為中,常常還要結合山的走向,一般大致朝南或東就可以。這與陽宅選擇中的朝陽是一致的。在南方,這種選擇與溫暖、干燥、蓬勃向上、草木欣欣向榮等都有內在的關聯性。
4.選擇高處和面向幵闊的地方建墓
選擇高處,可以有氣勢,髙瞻遠矚;選擇面向開闊的地方,則有發展前途。人們相信,死者與活著的人一樣,在其居住的墓葬上,必須髙闊才有各種運道相伴而生。所以,選擇高處和面向開闊的地方,幾乎成為沿海地區民間墓葬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5.選擇山青水秀的地方建墓
古人云:"青山有幸埋忠骨”,青山,主要是指植被茂密、樹木蔥郁的地方。這些地方,一般都有好水,實際上符合了山環水繞的原則。當然,這只能指整體情況,江南大部分地方都有山青水秀的佳構,是否作為選擇的前提,同時還要考慮其他一些因素。如雖然山也青水也秀,但卻是一些亂石崗,積大稀薄,或屬于過山獨山斷山,這是民間在墓地選擇時特別忌諱,并將之排除在外的。上述原則僅僅是民間對于墓地選擇與風水觀念相結合的經驗性的總結,人們在現實中往往考慮一個或多個綜合因素,之后進行選擇;或者因為地理環境的限制,或者因為財力物力的限制,無法完成相關風水的信仰而采取權宜之計民間的墓地選擇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