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奔灘的景觀,在中國的習俗里,代表了美好的愿望。鯉魚是分布最廣的談水魚,由于體形端正,富態,鰭、鱗紅艷,成為北方南方普遍用于祈求“生子得!、“年年有余”、“躍登龍門”的吉祥物。尤其是“鯉魚躍龍門”是傳布最廣的說法。鯉魚有急流反躍的習性,鯉魚奔灘就是鯉魚躍龍門的含意。這個景觀,在很多地方都有,人們津津樂道,以擁有而為榮。遠在唐朝,古人就注意了鯉魚奔灘的現象,因而留下了優美的詩句:“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月桃花水,半夜鯉魚來上灘!保ㄌ啤ご魇鍌悾骸短m溪淖歌》)
風水中更注重地形的識別,關于魚形狀的品定就有下水魚、上水魚、游魚鼓浪等(廖禹:《喝形名目》)。鯉魚奔灘是其中高貴之形,因為顯示了魚龍變化的玄機,展示了頑強不息的拼搏。
天龍山下,秀水之中的鯉魚奔灘,屬于下水魚,有上游擺尾而來,但魚頭沖著天龍山,這就有了朝拜之意,從龍之意,而是表明了單為天龍而來,來于西北方,大有來歷。因為,中國南龍,就來于西北。
我們在天龍山這里看到的鯉魚奔灘,是我們到目前為止在貴陽地區看到的兩處最好、最形象的魚形之一。另一處在清鎮市的姬昌橋下貓跳河支系河流中,以前也曾是清鎮居民游覽之處,可惜現在植被已破壞無余,上面又搞了小工程,弄得面目全非、生氣全無。天龍山的鯉魚奔灘,不僅形好、勢好,而且顯得特別靈秀,特別俊拔,生動活潑,充滿靈氣和躍越的意味。
在天龍山陵園的載德亭,是觀看靈龜朝龍和鯉魚奔灘的最佳之處,當然,有興趣考查的朋友,還可下山,穿過田野人家,去到秀水彎曲處,貼近鯉魚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