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的全部實質,在于講“氣”
古人的天命觀、哲學觀、人生觀都提出了氣的概念!疤斓睾蠚,萬物自生!保|漢王充:《論衡》)“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為萬物!保ū彼螐堓d:《正蒙》)甚至生命也是氣的一種結果,“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保ㄇf子:《知北游》北宋大儒程頤的弟子問:“上古人多壽,后世不及古,何也?莫是氣否?”程頤答復:“氣便是命也!保ā抖踢z書》)所以,后來人們形容生命枯竭是
“氣數已盡”。
古人認為人體中有氣的通道,而且分陰、陽二氣運行,二氣和五行相合形成五氣,構成人體小宇宙,與大宇宙呼應。因此,人體之氣,能感應外界,亦能受外界感應。感應是一個重要的現象,至今有許多現象還有待科學去認識,例如,對四維空間某一呼喚的感受,對人間事物某一結果的預知,等等。風水中有“地綁靈“的說法,就是說亡靈下葬之地,碰到了死氣、呆氣、污濁之氣,亡靈的痛苦、不安,傳遞給了親人,親人此時也會坐臥不寧,就要想法另擇佳地了。
中國古有《葬經》,已失傳,到了東晉郭璞著《葬書》,明確指出:“五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霸嵴叱松鷼庖!鄙鷼饩驼匠闪孙L水的核心!皻獬孙L而行,界水而止!彼。生氣的學問和經術被稱為“風水”。郭璞又說:“全氣之地,當葬其止!憋L水師的任務,就是全力找出氣機停止和蓄積的這一個“全氣之地”。此外,木火土金水五氣在大自然中表現為六氣!叭舴虺颂斓刂,而御六氣之辯!保ㄇf子:《逍遙游》)“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保ā蹲髠鳌罚┝鶜獠豁,醫學上說“六淫”。氣有生冷之氣,有親善之氣,有沆瀣之氣,有清明之氣,因此有“喜氣”與“惡氣”之分,在風水上就叫做“生氣”與“死氣”。唐朝高僧一行提出磁偏角理論后,推動了風水學的發展,一行因此也成為江西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磁偏角的發現,豐富了磁場、磁力的研究,并推動了對地磁與人類關系的探討。風水大師們認為,一個地方的山青水秀,風景如畫,不是隨便來的;一個人的氣字軒昂、姿容絕代,也不是隨便發生的,都和“生氣”有關系。古時要“擇吉日”,就是因為生氣在流轉,每個月氣位不同,風水師要用羅盤,就是要找出地磁力最大之處,稱為“氣區”,用羅盤調整地磁力與人的關系到最佳程度。為了尋找氣,人們觀山測地,品水嘗土,無所不用其極。
從遠古的認識到后世的發展,風水學說中出現了合乎科學理論。其中,“藏風聚氣”就是最重要的一個說法。風不能“藏”,則氣要散失;氣不能“聚”,則無論陰宅、陽宅,不能為吉地。風水中大略有陰陽、無行、八卦、干支這四部分理論體系,但都離不開“藏風聚氣”!对釙诽岢鑫迳剑ㄍ、斷山、石山、過山、獨山)不葬,是因為這五種山沒有風與水的垂顧,傷了氣的行止;土高水深草茂林密之地,“貴若千乘,富如萬金”,就是因為風可蓄而氣可旺。宋朝大儒朱熹及二程強調葬法,二程甚至提出“葬法五患”,也是強調了“藏風聚氣”的重要。
天龍山就正是一處“藏風聚氣”的寶地。
站在天龍山頂上向東看,有三條山脈亙臥于山谷之中,就象一個“川”字,天龍山位在居中一條山脈。山谷成了巨大的“糟”,萬馬歸糟,非常壯大的氣勢,也是非常壯大的藏風之地。萬馬歸糟在風水上是藏風之形。
天龍山昂首奔騰,驟然而立,淵停峙岳,睥睨群山!案呱酱髱X正行之際,故然回頭氣聚,內中必有真龍結穴!保ā兜乩斫菀罚┱f明了天龍山是聚氣之山。天龍山山體左右環抱,外高內低。左右環抱是“龍包虎,出文武!保ā讹L水論》)外高內低是太師椅,既藏風、又蓄氣!巴飧邇鹊腿缯菩,時師認錯壓胸襟。老人得占此形穴,富貴成家萬余春!保ā度藟灁唷罚┮驗,凹處無惡風,風成了和風、緩風、養生之風,所以在天龍山開發中此處建立“藏風亭”。
說明天龍山藏風聚氣是另一個重要依據是秀水(修文河)。秀水在山前的盤旋回復,讓氣機在谷地中形成大的鼓蕩與流動,來水浩蕩,去水收蓄,收著則氣止,氣止就成了風水師要全力尋找的“全氣之地”了。古人說,只要看見“九曲九彎回復回,下手便尋水口”。(明朝·徐試可輯《地理天機會·雪心賊》),因為來水九曲,是有眷顧之情,顧我欲留!吧耙星橐,有意則奠貴。水要有灣曲,灣曲大發富!保ㄋ纬げ棠撂茫骸栋l薇論·擇地十要》)“水口是什么?是出水之地,如要有山重重交鎖,形如葫蘆,有收束,就有最好的水口。天龍山秀水去處,兩山夾峙,正是收蓄之形。
天龍山的巨大價值正在一步步展現。作為負陰抱陽的靈山,藏風聚氣的寶地,公司精心打造,進行體現風水價值的陵園建設,進行體現人文價值的文化旅游開發,以及進行體現生態價值的景觀保護建設。
|